据环球网报道,五角大楼正施压日澳,要求明确若中美因台湾问题开战稳操胜券配资,两国将扮演何种角色。
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埃尔布里奇·科尔比近期主导了这场施压。他在与日澳国防官员的会谈中,反复推进与台湾突发事态直接相关的具体作战规划与演训。这一要求让东京和堪培拉颇感意外,毕竟美方自身都未向台湾作出如空白支票般的保障。
科尔比在社交平台X上称,五角大楼正贯彻特朗普的议程,“恢复吓阻力并以实力谋求和平”,其中就包括敦促盟友加强国防支出及共同防卫努力。美方还宣称,这是在以“公平方式”推动盟友强化吓阻力,无意与中国开战,只为“确保军力支撑外交、维护和平”。
科尔比(资料图)
但这种说法难以服众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来自日本、澳大利亚及其他美国盟国的代表都“集体感到错愕”。毕竟,美国自己在台海问题上一直坚持“战略模糊”,如今却要求盟友提前选边站,这显然是一种双标。日本防卫省表示,对于“台湾紧急事态”这种假设性问题“难以作答”,强调任何应对措施都将依据宪法、国际法及国内法令逐案实施。
澳大利亚的态度同样明确。正在中国访问的总理阿尔巴尼斯13日拒绝就美方要求表态,还暗示美国自身对台海冲突也持“战略模糊”立场。他在记者会上一再回避相关问题,只强调澳大利亚已增加国防支出。当被问及美国维持“战略模糊”却要求他国表态是否合理时,阿尔巴尼斯回应:“你自己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。”
澳国防工业部长帕特·康罗伊13日也表示,澳方不会在冲突未爆发时提前派遣军队。他强调澳大利亚优先考虑本国主权,“我们不讨论假设”,并称是否派兵的决定由当时的政府作出,而非当前政府提前决定。
科尔比的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偶然。他长期主张美国应从欧洲和中东收缩力量,优先在亚太“对抗中国”。此前,他擅自暂停美国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,要求欧洲“多多分担”,虽然后来特朗普称自己“不知情”,但这一做法与“美国优先”的内核高度契合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日本过去常喊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”,但石破茂上台后,为改善中日关系,刻意与这一言论保持距离,在高层交往中也更多讨论历史问题。澳大利亚的处境则更显尴尬。阿尔巴尼斯正进行新任期首次访华,美国却在此时抛出棘手问题,无论怎么回应都可能得罪一方。现阶段,澳方显然更不愿搅黄与中国的互动。
美国的这种两面做派,不仅自己难以驾驭,也让盟友们心生不安。当中美在台海直接交锋时,美方维持“战略模糊”;与盟友讨论台海生变可能时,又假定“战略清晰”。真到局势恶化,盟友们恐怕连选边站的机会都没有。
从澳大利亚的回应来看,其态度相当微妙。康罗伊拒绝承诺出兵,阿尔巴尼斯则强调“反对改变地区现状”,这既想符合美国此前的主张,又不愿按特朗普政府现在的要求选边站。
澳媒曾提到“中国比美国更为重要”,这已经给出了答案。若特朗普持续施压,澳大利亚的选择其实很明确。
此前中国海军舰队环绕澳大利亚航行,美国没任何表态,也没派舰机监控;中国双航母突破第二岛链,美国同样毫无动作。这让澳大利亚等国意识到,美国根本没有“正面对抗”中国的打算,只想把盟友当“消耗品”,推进自己的“遏华战略”。
阿尔巴尼斯政府也在对美国进行“反向试探”,想看看特朗普政府的底线在哪里。特朗普上台后,曾声称要“吞并加拿大”“控制巴拿马运河”“夺取格陵兰岛”,但这些事如今都不了了之。他发动的“关税战”,一个多月就向中国大幅让步。在俄乌冲突上,他先称“很快能推动停火”,现在又怒斥普京“对局势没帮助”,暴露了他对冲突难以施加实质影响。要是特朗普接下来对澳大利亚没什么实质性举动,阿尔巴尼斯大概率会更放心地推行务实政策。
台军“汉光41号”实兵演习近期正在进行,美方“相当关注”台军后备部队训练,派员在各教召动员演习处“观察与指导”,今年的观察团至少有400人,创“历年之最”。这些美军“顾问团”成员,包括现役军士官,都穿便服,由“美国在台协会”安排,多数是现役或退役人员。
澳大利亚总理(资料图)
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,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“台独”分裂立场,大搞“全民皆兵”,将台湾民众绑上“台独”战车,只会破坏台海和平稳定,葬送台湾民众安全福祉。“台独”是绝路,不管民进党怎么折腾,都改变不了“台独”必败、祖国必统一的历史大势。
特朗普政府的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举动,让中美台海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。美国盟友们的选择,也将深刻影响地区的未来走向。澳大利亚这次罕见拒绝选边站队,或许正是其基于自身利益的务实考量,而这背后,是美国同盟体系内部裂痕的逐渐显现。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,美国想把盟友都绑上自己的“战车”稳操胜券配资,恐怕没那么容易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